当前位置:首页 > 出行攻略与工具 > 正文内容

导航如何未卜先知路况?靠众包数据、专业监控与权威信息

众包数据与智能监控结合_路况_导航软件路况感知技术

启动导航应用后,你会在屏幕上看到用红色、黄色和绿色三种颜色清晰标示的交通状况,还有精确的红绿灯时间倒数,甚至还有应对突发事件的绕行建议,这一切是否让你不禁产生疑问:它究竟是如何做到预先知晓的?

图片

其实,导航的 “神通” 并非凭空而来,而是依靠这三股力量:

1、大家一起上传的位置信息(众包数据);

2、马路上的智能设备和摄像头(专业监控);

3、交警系统的官方数据(权威信息)。

再加上智能算法的整合分析,才实现了对路况的实时感知。

路况_众包数据与智能监控结合_导航软件路况感知技术

一、

其实你自己就是“传感器”

启动导航应用的那一刻,你便开始为道路状况的监控贡献力量。该软件会秘密记录你的具体位置、行驶速度以及行进方向——这些看似零散的信息,一旦累积到一定数量,便能描绘出道路的通行情况。

图片

若某路段众多驾驶者将车速从六十公里每小时急剧减少至十公里每小时,系统便会自动识别“该路段可能存在拥堵”。随着使用导航的人数增多,所收集的数据样本愈发丰富,对路况的判断也愈发精确。正因如此,在人口众多且导航使用频率较高的城市,路况信息的更新通常更为迅速。

路况_众包数据与智能监控结合_导航软件路况感知技术

二、

专业车辆是“路况侦察兵”

除了一般用户之外,出租车、公交车以及货车等特定类型的车辆,它们构成了更为可靠的信息来源。这些车辆普遍配备了 GPS 定位系统,导航平台与出租车公司、物流企业展开合作,以便实时收集它们的行驶信息。

图片

这类车辆行驶周期较长,服务区域较广,因此其速度的波动能够更迅速地揭示道路状况的异常之处。

若一段高架道路本就通行无阻,然而一旦众多出租车与货车齐齐放慢速度,系统便会迅速察觉:“此处或许出现了交通堵塞或意外事故。”

路况_众包数据与智能监控结合_导航软件路况感知技术

三、

道路设备是“固定监测站”

马路上的监控设备、地下的感应装置,堪称是监测交通状况的“千里眼”。

图片

交通管理中心对设备数据进行整合,随后即时将其传输至导航软件,以此确保路况信息的更新既迅速又准确。

路况_众包数据与智能监控结合_导航软件路况感知技术

四、

用户上报+官方数据,补全“突发信息”

对于施工、事故等突发情况,导航的信息来源有两类:

路况_众包数据与智能监控结合_导航软件路况感知技术

五、

“超级大脑”让数据变“决策”

所搜集到的庞大数据量,最终需借助智能算法将其转化为实用的交通状况资讯。

图片

该算法犹如一位资深的“老手”,能够在繁杂的信息中精准地挑选出最佳方案。

路况_众包数据与智能监控结合_导航软件路况感知技术

六、

未来:从“实时”到“预判”,导航将更“聪明”

当前的道路交通信息可能会有1至2分钟的滞后,然而,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和车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导航系统正逐步实现“即时反馈”,甚至向着“预先判断”的方向发展。

图片

这些情景并非空中楼阁,部分城市的“智慧交通”试点项目正逐步实施并落地。

结语

导航的神奇能力,其根源在于技术、数据与协作的融合:汇聚了每位用户的行车数据,融合了专业车辆的监控信息,捕捉了道路设备的反馈,实现了官方与民间信息的互联互通,并通过算法的整合,共同构筑起一张覆盖整个城市的“路况感知网络”。

在下次启动导航功能时,你可能会更加明确:你不仅是一个路况信息的“使用者”,而且还是这一系统运作的“参与者”。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