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出行攻略与工具 > 正文内容

夏季高温行车隐患多!疲劳驾驶酿事故,典型案例曝光

高速公路疲劳驾驶案例_夏季疲劳驾驶事故_出行提示

夏季天气炎热

高温之下长时间行车

有一种“可怕”的情况

车还在继续行驶着

驾驶人的大脑却处于“待机模式”

双眼处于“关机模式”

高速公路疲劳驾驶案例_夏季疲劳驾驶事故_出行提示

高速公路疲劳驾驶案例_夏季疲劳驾驶事故_出行提示

因“打了个盹儿”,导致车辆撞上施工区放置的锥桶

夏季疲劳驾驶事故_高速公路疲劳驾驶案例_出行提示

高速路上,因疲劳驾驶撞上分道栏

夏季疲劳驾驶事故_高速公路疲劳驾驶案例_出行提示

高速上,因疲劳驾驶撞上分道栏

高速公路疲劳驾驶案例_夏季疲劳驾驶事故_出行提示

货车驾驶人,因疲劳驾驶酿事故

(以上动图源于网络)

典型违法案例

夏季疲劳驾驶事故_出行提示_高速公路疲劳驾驶案例

近期,吉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高速公路延边支队巡逻三大队从指挥中心获得预警信息:在延三高速的第13公里处,一辆车牌号为吉A的重型厢式货车涉嫌疲劳驾驶。

警察立即展开行动,在延吉西收费站顺利截获了那辆车,并对司机张某进行了调查和询问。调查结果显示,张某从长春出发后,连续驾驶超过了4个小时,并未按照规定进行休息。张某承认,自己是因为急于送货而忽略了休息,这显然是一种疲劳驾驶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关于安全驾驶规范、第六十二条关于连续驾驶时长限制以及第九十条的相关条款,民警对张某作出了200元的罚款处罚,并对其驾驶证记3分。

出行提示_高速公路疲劳驾驶案例_夏季疲劳驾驶事故

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凡饮酒、使用国家规定的管制精神药物或麻醉剂,或身患可能干扰机动车安全驾驶的疾病,抑或因过度疲劳而影响驾驶安全者,均不得驾驶机动车辆。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驾驶者在驾驶汽车时,不得有以下行为之一:其中第七项为,驾驶时间连续超过4小时而不停车进行休息,或是停车休息的时间不足20分钟。

高速公路疲劳驾驶案例_夏季疲劳驾驶事故_出行提示

出行提示_高速公路疲劳驾驶案例_夏季疲劳驾驶事故

眼睛一闭一睁

危险已至

[id_540649011]

请勿“扛一扛”

[id_2002326122]

会出现操作不及时、不准确的情况;

中度疲劳

不能集中精力,会出现操作动作迟钝甚至忘记操作;

重度疲劳

会出现无意识操作或短时睡眠的情况,丧失对车辆的控制能力。

01

疲劳驾驶的危害

驾驶者在疲劳状态下,常会感到视线变得模糊不清,腰部和背部出现酸痛,动作显得迟钝不灵活,手脚有肿胀感,同时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反应变得迟缓、思考不够周密、精神状态散漫、焦虑情绪和急躁反应。

驾驶人处于轻微疲劳时,会出现换档不及时、不准确。

驾驶人处于中度疲劳时,操作动作呆滞,有时甚至会忘记操作。

当驾驶者陷入极度疲劳状态,他们常常会无意识地操控车辆,或者短暂地进入睡眠状态,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完全丧失对车辆的控制能力。

02

如何预防疲劳驾驶?

开车前一天要保证充足睡眠,勿熬夜。

留意劳逸平衡,日间连续驾驶时间不宜超过四小时,随后需停车进行至少二十分钟的休息。如需夜间驾驶,连续驾驶时间亦不宜超过两小时。

合理规划行驶时刻,力求减少夜间驾驶,特别是黎明时分,而在日间,则需注意避开正午之后的时间段。

长途驾车出行,尽量找一名搭档,轮流驾驶。

开车时应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以防肌肉变得僵硬并引发疲劳,此时可以适当调整座椅位置,变换坐姿,并进行深呼吸来缓解不适。

行车过程中如感疲惫或昏沉,可以打开车窗吸入新鲜空气,亦或喝咖啡等能够提振精神的饮品。最安全可靠的做法是在服务区停车,下车后活动腰部、腿部以及颈肩等部位的肌肉,等到疲劳感减轻后再继续行驶。

倦意汹涌 难以抵挡

吉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温馨提醒您

你的“强行坚持”不休息

为行车安全埋下一颗“定时炸弹”

累了困了别硬扛

日常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

保持充沛的精神与体力

合理安排行车时间

安全文明出行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