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中央气象台再发暴雨预警!多地将迎强降雨,出行安全提示请收好
- admin
- 2025-08-05
- 出行攻略与工具
- 754浏览
- 0评论
今晨,中央气象台再次发布了暴雨预警信号!由于强劲的暖湿气流与冷空气的持续对抗,我国多地正经历着新一轮的大范围强降雨天气,影响范围正从西向东逐渐扩大。气象部门预测,在接下来的48小时里,XX、XX、XX等省份及多个区域将面临强降雨,局部地区可能遭遇大暴雨或极端暴雨,每小时降雨量可能超过60毫米,同时伴有雷电和强风等剧烈对流现象。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以及城乡积涝的风险等级急剧上升!
遭遇这等恶劣的气候,我们该如何确保安全出行呢?请务必留意以下重要提示:
一、 预警先行,知己知彼
密切关注官方信息发布:在出行之前,务必通过中央气象台、当地气象局的官方微博、微信或APP,以及主流新闻客户端等途径,获取最新且精确的天气预报、预警信号和道路通行状况。请注意,橙色和红色暴雨预警代表着极高的风险等级!
掌握风险地带信息:需特别注意气象部门发布的有关地质灾害、山洪灾害以及城市内涝的气象风险预警图。应尽量避免前往或穿越那些已知的高风险地带,例如地势低洼地区、地下通道、涵洞、河岸沿线、山区易发生滑坡的道路以及下沉式立交桥等地。
预先制定替代行进路径,对可能因强降雨而积水或封闭的主要道路、地道、桥梁进行识别,同时确保备有至少一条替代线路,以绕开潜在的高风险区域。
二、 非必要,不出行!
在暴雨红色或橙色预警信号生效时,最稳妥的选择是待在屋内,力避非必要的外出,特别是长途跋涉。应耐心等待降雨显著减弱,预警级别降低或完全解除,方才外出行动。
暂停户外出行:请取消或延期既定的户外探险、旅行、野营等活动。确保安全为首要原则!
三、 驾车出行:涉水有险,务必慎之又慎!
驾车出行时,若不可避免,请务必谨记:“速度”需谨慎控制:减速行驶!在雨中行车,路面湿滑,刹车所需的距离明显增加,因此低速行驶是防止打滑和追尾的关键。同时,与前方车辆保持3倍以上的安全距离。
合理运用灯光:应当适时点亮近光灯及前后雾灯,以提升车辆在道路上的可视度。务必注意,双闪灯不可随意使用,除非车辆发生故障,不得不在紧急车道内停车。
留意“水滑”风险:在高速路段驶过积水区域,轮胎有可能瞬间丧失摩擦力,使车辆宛如在冰面上滑行。此时,务必紧握方向盘,缓慢放松油门,保持车速平稳下降,切记不可急转方向盘或猛力制动。
“未知水深,绝不强闯”:这是铁律!路遇积水,务必停车观察。
若水位深度超过轮胎的中央部分(大约为30厘米),强行通行将极有可能引发车辆熄火、浸水,从而对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注意前方:借鉴前车行驶的状况,特别是与自身车型相似的车辆,然而不可全然信赖,水下可能潜藏未知的深坑或是其他障碍。
若积水过多或情况不明,应立即改变行驶方向,寻找安全的道路绕行。若车辆在积水中熄火,务必果断逃生。切记,不要尝试再次启动发动机,因为二次启动可能导致发动机损坏,保险公司通常不会赔偿此类损失。迅速解开安全带,打开车窗或天窗(若电动系统失效,可使用安全锤破窗),快速撤离至车外安全地带,并立即报警寻求帮助!
请绕行高风险地带:务必远离桥梁涵洞、下沉式互通式立交桥下方、河流两侧的道路、以及山崖边缘的路段。这些区域积水迅速,极易产生致命的涡流,同时还有可能遭遇山体滑坡和落石等危险。
确保视线不受阻碍:仔细检查雨刷器的运行状态,保证其能够高效清除雨水。同时,持续开启空调的除雾功能,以此维持车窗的透明度。
四、 骑行与步行:步步惊心,更需警惕
远离电力设施:务必远离电线杆、变压器、配电箱等电力相关设施,特别是当四周积水时,需格外小心,以免发生漏电意外。若发现电线低垂或水中有火花冒出,应立即采用单脚跳跃或双脚并拢跳跃的方式迅速撤离,避免因跨步电压而触电,同时立刻拨打报警电话。
要小心防范“潜藏的危险”:在行走过程中,携带长棍等辅助工具谨慎探查前方。尤其要留心那些缺失井盖的下水道、被积水覆盖的坑洼、以及松动的地砖。最好在人行道上行走,尽量避开靠近车行道的急流区域。
请勿涉水嬉戏,特别是要防止孩童靠近积水地带。积水内可能潜藏众多病原体、有害化学物质,以及潜在的锋利物体。
若遇高地,宜择道而行;若见积水过重或水流迅猛,应当毅然改道,选取地势较高的安全路径。切勿鲁莽涉水!
在雨天,由于能见度较低,穿着醒目的颜色或带有反光条纹的服装,可以有效提升个人在视线不佳环境中的可视度。
五、 公共交通:留意信息,保持耐心
留意最新信息:在乘坐地铁或公交之前,请务必通过官方应用程序、微博等途径核实路线是否因积水、设备故障而造成延误或暂停运营。
请理解并予以支持:持续的暴雨可能引发公共交通的广泛延误、路线变更乃至暂时中断。在此期间,敬请保持耐心,理解并支持工作人员的调度安排,并遵循疏散和指引。
了解应急出口的位置:在地铁站或公交车辆内,注意观察安全锤、灭火器的存放点以及紧急疏散指示牌的分布。
六、 居家与避险:
低洼地区的居民需及时搬迁:居住在低洼地带、年代久远的小区、地下设施或靠近山体的居民们,必须密切关注预警信息,并在需要时遵从政府指令,提前迁往安全的避难地点。
确保排水无阻:对个人阳台和露台的地漏进行彻底的检查与清洁,以保证雨水能够顺利排出,避免出现雨水倒流的情况。
在家中,应常准备应急灯、充足饮用水、便捷食品以及必备药品等基础应急用品。
七、 应急求助,牢记在心!
在紧急关头,务必保持镇定,首先应迅速拨打110报警电话或119消防求助热线,准确提供您目前的具体位置、所面临的危险状况以及被困人员数量。
在保障个人安全的基础上,可以向本地的交通警察调度中心(拨打122)反映路面积水、交通堵塞或者交通事故的相关信息。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遇到紧急状况时,应遵循工作人员的指引,并使用车厢内的紧急求助设备寻求帮助。
暴雨肆虐,然而事先准备周全能显著减少风险。每一次顺利到达目的地,都代表着对家人最深切的承诺。请将这份提醒传递给周围的人,无论风雨多么猛烈,我们齐心协力,共同构筑起安全的防线!
应急电话速查:
公安报警:110
消防救援:119
医疗急救:120
交通事故报警:122
市政服务热线(部分城市):12345
当地公交及地铁咨询服务电话:敬请参照官方公布的号码(例如:北京地铁服务热线为96165;上海地铁服务热线为64370000)。
暴雨预警出行安全强降雨地质灾害交通安全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若要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共创和谐网络环境。
转载请注明 : 文章转载自 » 途讯交通网 » 出行攻略与工具 » 今晨中央气象台再发暴雨预警!多地将迎强降雨,出行安全提示请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