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出行攻略与工具 > 正文内容

全国交通安全日:中小学交通安全十问及相关应对措施

12月2日标志着第13个“全国交通安全日”的到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与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共同推出了“中小学交通安全十问”,规定学校的教学区域以及学生活动区域内的道路需全面设置为禁行区,严禁机动车辆驶入或停放。

全国交通安全日:中小学交通安全十问及相关应对措施

两部门鼓励中小学生步行或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学。

学校应当实施“一校一策”的原则,通过实施分时段上学放学、设置单向通行车道、在较远位置设立停车点、引导过往车辆绕行以及临时性交通管制等多种手段,以减轻学生上下学高峰时段接送车辆密集通行和停放所带来的压力。

学校门口需设立缓冲区域,并科学布置阻车设施,同时划设网格状标线。在缓冲区与道路接壤地带,应配备拒马、升降柱等坚固的防撞设施,以对学生上下学时人流量密集的区域进行有效防护和隔离。学生步行通道与机动车辆通道需在空间或时间上进行区分,尤其在学生集中上下学的时间段,校园内的步行通道将禁止任何机动车辆驶入。

校园内需执行行人车辆分流的措施,通过科学规划校园功能布局,将行人专用道与车辆行驶道明确区分,确保学生活动区域与机动车的行驶和停放区域在空间上有所分隔。若缺乏物理隔离的可行性,原则上应避免在校园内停放机动车。校园内教学区和学生活动区的道路应全面设置为禁行区,禁止机动车驶入或停放,而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则应鼓励使用。办公区域和生活保障区内确实需要车辆通行的道路,必须执行时间限制和速度限制的管控措施,确保车辆行驶时间与学生活动时间不冲突,且行驶速度不能超过每小时20公里。

学校门口需合理规划,明确划定禁止长时间停放车辆、禁止鸣笛、禁止掉头的区域以及具体时段。

提供校车服务的车辆必须获得相应的校车使用资格,并且需要每半年接受一次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在校车内,必须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全程照看和管理乘坐的学生。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